發文機關: |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年3月25日 |
---|---|---|---|
標 題: |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欽州市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欽政辦電〔2022〕9號 | 發布日期: | 2022年04月01日 |
為深入貫徹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六次黨代會以及市委六屆三次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抓住RCEP落地實施等機遇,全面實施“四輪驅動”戰略,以起步即決戰的昂揚奮進姿態開展“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助推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按照自治區“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招商引資指導方針,以“大抓產業、抓大產業”為主線,堅持“無外不快、無外不大、無外不強、無外不富”理念,圍繞園區抓產業、圍繞產業抓項目、圍繞項目抓企業、圍繞企業抓服務,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建設三千億級臨港大產業,著力振興縣域工業,全面推進“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四輪驅動,加快建成廣西工業強市,做大做強做優向海經濟,促進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廣西高質量實施RCEP示范區的核心區,爭當廣西“面朝大海、向海圖強”排頭兵,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貢獻欽州力量,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二)目標任務。
全年新引進產業項目200個以上,其中引進“雙百雙新”產業項目20個以上(“雙百”項目2個以上,“雙新”項目18個以上),沖刺目標30個(投資超百億元的“雙百”項目不少于5個,投資超10億元的“雙新”項目不少于10個);億元項目不少于130個;簽約總投資額1000億元以上,沖刺目標1500億元。新簽制造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各縣區、園區新簽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新引進外資產業項目5個以上,合同投資額5億美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3.86億美元以上;力爭新增“四類500強”企業5家以上,引進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項目10家以上,產業集群“園中園”項目6個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開展全產業鏈招商行動。
根據“管行業要管招商、管產業要管招商”原則,按照鏈條聚集群的路徑,全面推行鏈長制招商模式,推動全市18條產業鏈招商攻堅突破。主要圍繞我市綠色石化、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材料、木材加工、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以龍頭企業為鏈主加大臨港產業補鏈強鏈延鏈招商力度;圍繞縣域主導產業,建立玩具制造、工藝編織、紡織服裝、精細化工等產業鏈,全力引進一批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推動作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加快構建臨港產業與縣域經濟協同的產業發展體系。
1. 開展臨港產業補鏈強鏈延鏈招商。建立由市分管領導為總鏈長,牽頭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鏈長,產業鏈所在縣區、園區黨政主要領導為副鏈長、產業鏈龍頭企業、主要協同部門組成的“鏈長制”工作體系。
(1)實施綠色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招商。以中石油、華誼、恒逸、桐昆等企業為鏈主,引進聚烯烴、可降解材料、特種樹脂、功能材料、封裝材料、工程塑料等化工、化纖項目,做強烯烴新材料、綠色化工化纖雙鏈條。引進一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及專用化學品等下游產業鏈項目,加快延伸綠色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打造千億級綠色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牽頭單位:市石化產業發展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欽北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局)
(2)實施新能源材料產業鏈招商。以中偉、格派等企業為鏈主,大力引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及下游鋰電池、PACK等新能源材料上下游關聯及配套項目,打造全國最大的鋰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生產基地,重點推進四氧化三鈷及三元前驅體等項目落地,做強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雙鏈條,打造千億級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助力欽州加快建成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牽頭單位:市石化產業發展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局,欽南區、欽北區人民政府)
(3)實施裝備制造產業鏈招商。以中船、遠景等企業為鏈主,打造海上風電裝備、海工裝備、石化裝備、港作裝備、智能裝備、環保裝備及新能源載貨汽車、農用車、農業機械制造等產業鏈條,重點對接長沙威重化工機械、奇瑞、國金、香港永嘉等重點企業,盤活力順汽車項目資產,爭取引進發電機、齒輪箱、軸承、輪轂等項目,打造千億級海洋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牽頭單位: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海洋局、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局)
(4)實施電子信息產業鏈招商。以泰嘉光電、港創智睿項目為鏈主,重點對接深圳辛韻、領卓、天樂、湖南五夷等重點企業,引進觸控模組、液晶顯示以及電子元器件等上下游產業鏈項目。與知名印制電路板協會合作規劃建設PCB產業園,重點引進半導體晶圓、封裝測試產業項目,實現印制電路板產業突破發展。以見炬科技項目為鏈主,重點開展PCR檢測儀、溫差發電設備、小空間溫控設備等下游產業鏈招商。(牽頭單位: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局)
(5)實施糧油食品加工產業鏈招商。一是以中糧油脂、廈門建發、港青油脂等企業為鏈主,充分利用口岸優勢,引入生物飼料、棕櫚油、玉米、大米、面粉加工、堅果加工、燕窩加工、清真食品等生產類型企業,打造以進口糧食加工為主導的糧食食品加工基地。二是依托本地農副產品資源,發展肉類加工、海產品加工、乳制品、特色原生態食品、預制菜等特色食品加工產業項目,打造農產品及海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自貿區欽州港片區貿易與物流發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實施林木加工產業鏈招商。以金桂為鏈主,完善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鏈,重點在縣域工業園引進高檔紙板與食品級包裝用紙、禮盒包裝用紙、高檔生活用紙、紙質包裝裝潢等紙下游產業鏈項目。以廣西森工集團、業成集團、豐林集團等龍頭企業為鏈主,重點引入木材進口、木工機械、新型木塑復合材料、高檔實木門、全屋定制家具、智能家居及大宗商品貿易物流企業,形成原料基地—木皮—人造板—高端綠色家居—木材及木制品貿易全產業鏈條和完備的木工機械、環保膠水、五金等配套產業體系,打造進口木材高端家具家居產業集群。(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2. 開展縣域產業建鏈延鏈招商。建立由產業鏈所在縣區、園區黨政主要領導為鏈長、產業鏈龍頭企業、主要協同部門組成的“鏈長制”工作體系。
(1)靈山縣建立玩具生產、紡織服裝兩條產業鏈,重點打造玩具制造、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以泰晴、德林玩具為龍頭,重點推動香港華盛集團、廣州漫城文旅等重點目標企業,共同謀劃加快打造布絨類玩具產業基地項目。紡織服裝產業,重點引進莉維雅、彩田制衣、深圳百藝等服裝和衣帽加工項目,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新簽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牽頭單位:靈山縣人民政府,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鄉村振興局,廣西欽州鄉村振興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2)浦北縣建立工藝編織和木材深加工兩條產業鏈,重點打造工藝編織、木材深加工產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以晟瑋智能家居項目為鏈主,充分發揮浦北編織非遺文化及技工資源優勢,重點引進藤編、竹編、芒編、草編等工藝編織產業;發展壯大浦北木業和家具加工產業,對接深圳百匯、霸州光洋、惠州永展等重點家具家居產業項目,推進晟瑋智能家居產業園三期項目,打造綠色家具產業集群基地。謀劃北通輕紡產業園項目、福旺電子產業園項目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園項目。新簽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牽頭單位:浦北縣人民政府,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林業局、市鄉村振興局,廣西欽州鄉村振興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3)欽南區建立進口木材加工和大型臨港石化產業下游產業兩條產業鏈,重點打造進口木材加工及高端家具、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深圳油漆堡、河南建華為鏈主,重點引進新型水性涂料、防水材料、改性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低耗能、高附加值的新材料產業項目,謀劃新材料產業園;以廣西森工集團、業成集團、豐林集團等企業為鏈主,圍繞森工產業基地高端家具家居產業招商,重點對接紅星美凱龍等企業,引入高檔家具、定制家居、家裝板材、功能性板材、木地板等項目,加快木材加工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新簽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牽頭單位:欽南區人民政府,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林業局)
(4)欽北區建立高端醫藥精細化工和新能源材料兩條產業鏈,重點打造高端醫藥精細化工、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以欽江藥業為鏈主,對接廣東立威化工、湖南威特制藥等企業,重點引進化工新材料,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專用化學品等精細化工品項目。以南?;?、埃索凱、錳華及卓能鋰電為鏈主,重點引進新能源正極材料項目。謀劃建設平吉臨港產業園項目。新簽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牽頭單位:欽北區人民政府,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石化產業發展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5)欽州高新區建立精密五金產業鏈,重點打造精密五金及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以“專精特新”項目及配套自貿區產業項目為主導,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及園區運營企業加快推進高新區園區整體開發。重點對接深圳五金機電行業商會、揭陽五金協會及粵港澳大灣區欽州籍五金企業,推動星鵬精密五金基地項目、威萬年自行車制造項目,打造北部灣精密五金制造及機電制造產業園。新簽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額占簽約總投資額50%以上。(牽頭單位:欽州高新區管委,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 開展現代化濱城開發招商。按照“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突出“?!钡奶厣?,做足“?!钡奈恼?,有重點、有次序推進濱海新城、自貿新城、三娘灣區域開發。重點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白石湖、沙井島等片區綜合開發,著力引進城市綜合開發、星級酒店、金融商務、高等教育、度假康養及生態居住等項目,積極培育發展智匯谷科研集聚區;重點引進城市綜合開發企業投資自貿新城房地產、商業開發等產業,加快推進自貿區欽州港片區醫療教育、智慧城市、國際貿易、港航服務等現代服務產業招商,促進港城產融合發展;重點引進大型文旅企業投資三娘灣整體開發,打造特色濱海旅游勝地。(牽頭單位:自貿區欽州港片區自然資源和建設局、貿易與物流發展局、招商服務中心,市濱海新城管委,三娘灣管理區管委,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投資促進局,欽南區人民政府)
(二)開展駐點招商行動。
圍繞我市主導產業,組建9支常態化駐點招商工作小分隊,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以及成渝地區等重點區域集中招商,力爭組織簽訂重點產業項目90個,合同投資額585億元以上。每支駐點招商工作小分隊力爭實現“3個一批”目標任務。
1. 有效對接一批目標企業。各駐點招商工作小分隊有效對接目標企業300家以上,包括對接三類“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30家以上。
2. 洽談達成一批意向項目。各駐點招商工作小分隊洽談達成投資合作意向項目100個以上。其中,組織引導投資合作意向企業100家以上前來欽州進行投資考察、項目洽談,或參加全區性區內外各類招商推介活動。
3. 組織簽訂一批產業項目。各駐點招商工作小分隊推動簽訂產業項目10個以上,投資總額65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占比60%以上)。按照“前端強化精準對接、中間強化精準承接、后端抓好精準服務”的工作思路,各縣區、園區下半年要開展為期100天的駐點招商百日攻堅行動,持續推進意向項目轉化為協議項目,協議項目轉化為合同項目,合同項目轉化為落地項目,為下一年度儲備一批落得下、能開工的項目。(牽頭單位: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石化產業發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三)開展“三企入欽”招商行動。
持續推動“三企入欽”招商行動,廣泛集聚央企、灣企、民企的先進生產要素,力爭全年達成精準對接60批次、200家企業,舉辦央企入欽、灣企入欽、民企入欽集中推介和成果展示活動各1次,適時在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分別舉辦“三企入桂”對接會(推介會)各2場次;全年簽約“三企入欽”項目200個以上,投資額1500億元以上。其中,央企入欽項目10個、合同投資額300億元以上;灣企入欽項目100個、合同投資額900億元以上;民企入欽項目90個、合同投資額800億元以上。
1. 央企入欽。重點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港、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向海經濟集聚區建設,對綠色石化、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業、總部及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大健康、風電及風電裝備制造等產業開展招商工作。(牽頭單位:市國資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石化產業發展局、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2. 灣企入欽。重點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向海經濟集聚區建設,對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木業、城市綜合開發、文旅健康、總部基地、國際貿易、大數據、電子信息(智能終端)、跨境電子商務等產業開展招商工作。(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海洋局、市林業局、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3. 民企入欽。重點圍繞壯大縣域經濟開展招商工作,發展中小型加工型實體產業、勞動密集及技術密集型產業、臨港工業下游產業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等,重點引進林木、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現代農業、勞動密集型(電子信息、服裝、鞋帽等)產業項目。(牽頭單位:市工商聯;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林業局、市投資促進局,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四)開展利用外資招商行動。
落實《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強化外資指引服務,完善“一站式”服務平臺和“一專員、兩清單”制度,強化重點企業跟蹤服務,依靠現有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以內帶外、以大帶外”,促進重點項目增資進資。力爭2022年利用外資額完成3.86億美元以上,新設外資企業162家以上,新引進產業項目5個以上,合同投資額5億美元以上,實際到位資金1億美元以上。
1. 推動國家級開放合作平臺招商。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開放平臺,依托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等兩國間產業合作平臺,分來源地、分產業、分領域融合開展港澳臺、RCEP、歐美等外資專題招商。調動發揮入桂外資企業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外資企業的溝通交流、服務指導,定期開展外資企業走訪服務活動,加強以商招商、以商帶商。(牽頭單位: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外事辦,人行欽州市中心支行,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2. 充分利用展會平臺招商。充分利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國際一流展會開展專題招商,精準對接參展商企業,開展進博會走進園區、跨國公司走進欽州等系列投資促進活動,推動部分“展商”轉變為欽州的投資商。(牽頭單位: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外事辦,自貿區欽州港片區管委辦公室,人行欽州市中心支行,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3 .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加強與國家部委、行業協會對接,組織在華日韓澳新企業走進欽州,開展RCEP成員國企業項目對接洽談活動,圍繞RCEP生效實施和欽州產業對接優勢,瞄準有投資意愿的在華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境外世界500強企業,組織舉辦外資企業與國企、民企產業合作對接會,引導外資以參股、并購等方式參與我市國有平臺企業、民營企業改組改造和兼并重組,豐富外資來源。(牽頭單位:自貿區欽州港片區招商服務中心,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外事辦,人行欽州市中心支行,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五)開展要素保障行動。
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健全招商項目要素保障機制。
1. 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各縣區、園區堅持“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方向,打造高質量承載平臺。探索建立園區美化綠化亮化長效機制,提升園區宜居宜業水平。推進園區基礎設施補短板,爭取更多項目獲產業園區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加快建設園區路網、能源、信息、物流、環保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安居住房、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學校、休閑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牽頭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2. 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各縣區、園區加快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備的標準廠房,進一步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支持建設強鏈補鏈延鏈重大項目的定制標準廠房,推動先進裝備制造、先進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的龍頭企業“輕資產入駐”。力爭全年建成園區標準廠房超100萬平方米。(牽頭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3. 加大用地用海用林用電保障力度。各縣區、園區要在項目用地、水電供應、融資配套、人才支持等方面制定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堅持問題導向,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狠抓要素保障和服務配套,強化產業龍頭項目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用海、用林、用能保障,完善集中供熱、污水集中處理等環?;A設施,特別是要針對項目落地的關鍵要素,認真落實上級政策,深入企業摸清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的要素需求。自然資源部門和林業部門要完善產業發展用地用林政策,落實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管理辦法,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優先保障重點招商項目占用征收林地定額,加強用地用海保障,積極爭取用地用林指標,努力盤活現有土地資源和圍填海歷史遺留已填未用海域,加大土地儲備力度,全力保障優質項目用地,爭取拿地即開工。各級電力部門要積極支持項目所在地的配電網及電力設施建設,為重點項目用電報裝開辟“綠色通道”并給予優先安裝。有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靠前,幫助完善規劃、土地、環評、招投標等各項手續,及時解決制約項目落地瓶頸問題。(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市海洋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
4. 發揮財政資金聯動作用。積極發揮產業引導基金作用,爭取自治區產業引導基金支持,想方設法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扶持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優化融資和信貸結構,落實供應鏈金融支持政策,著力提升“桂惠貸”投放量、惠及面和精準度,研究推出“重大產業項目貸”,推廣“信易貸”,探索實施“招商貸”、“創新貸”、“穩崗貸”、“創業貸”等量身定做的信貸產品,發揮“桂信融”平臺作用,擴大“信用快貸”對企業的優惠信貸覆蓋面。(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人行欽州市中心支行、欽州銀保監分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行動。
繼續落實好“五個人”、“六個一”工作機制。
1. 實施項目問題“清零行動”。梳理統計全市2019-2021年招商引資簽約項目落地、開竣工、投產達產情況,實施項目問題跟蹤服務。通過全面摸排、跟蹤推進、集中攻堅和鞏固提升,不斷強化與投資企業的聯系對接,切實加強項目問題信息動態跟蹤管理,明確各類問題的責任主體、推進措施和辦結時限,有效解決投資企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牽頭單位: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2. 全面落實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工作機制。各縣區、園區要進一步健全招商引資項目代辦工作機制,加大項目前期工作代辦服務力度,從項目要素保障部門抽調專人組成工作專班,明確工作流程和具體職責,每個重點招商項目要落實專門代辦員、聯絡員,針對重點企業和項目,建立專班協調、現場協調、督辦協調等常態化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動項目如期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生產運營和市場開拓。全面鋪開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服務,做到有問題、有困難及時化解、果斷處置。堅持主動服務、全程跟蹤、及時高效、一辦到底的原則,切實為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提升企業投資信心。(牽頭單位: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3. 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推動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對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快審批手續辦理。各級行政審批(政務服務)部門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上下聯動,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4. 探索建立招商引資“服務超市”。項目服務是招商引資的重要環節,要圍繞謀劃、招商、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產、運營等項目投資運營全生命周期,集成各級各部門管理服務功能,將涉及的政策咨詢、要素保障、項目審批、企業服務等各類服務納入“服務超市”,為外來投資者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全面推進投資環境滿意度提升。(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行政審批局、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林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確保各項目標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各縣區主要領導要帶頭履行好抓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各責任部門要落實主要領導牽頭抓總的工作機制,對涉及招商引資的具體事宜,要親自參加、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促落實。各牽頭單位要結合工作任務,制定工作細案,壓緊壓實責任,緊盯目標進度;強化市、縣區、園區項目落地主體責任,多措并舉加大項目引進力度,確保工作精準開展并取得實效。
(二)強化責任落實。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由市投資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市投資促進局)牽頭統籌,各責任單位要認真對照分工方案,結合工作實際,對牽頭及配合的工作任務逐條逐項再梳理、再完善,具體化、節點化做好目標任務分解,進一步細化推進措施,實行清單管理,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責任人,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壓實責任,確保每項工作任務落實、措施落實、責任落實。各配合部門的工作開展成效及經驗總結要及時報送給牽頭單位匯總。各牽頭單位要及時反饋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將每月工作開展情況于次月5日前報送市投資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市投資促進委員會辦公室每月進行通報,不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了解各單位招商引資推進情況。對于重大項目及招商引資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召開協調會解決。
(三)強化督查問效。各責任單位要緊盯全年目標任務,及時跟進、推動落實。督查部門對照方案明確的目標任務,定期開展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專項督查,每月通報各責任單位工作落實情況,督查結果與年度績效考評掛鉤。制定招商正向激勵及績效考核制度,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納入“紅榜”通報,給予績效加分;對工作不力、進展遲緩、完成效果不好的,納入“黑榜”通報,給予績效扣分;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招商團隊給予績效激勵,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